跳到主要內容區
本頁內容由 Google 翻譯提供,僅供參考,請以原始中文為準。

SDG6 - 淨水與衛生

細項指標 Targets and Indicators
  • 6.1 安全可負擔的飲用水

    在西元2030年以前,讓全球的每一個人都有公平的管道,可以取得安全且負擔的起的飲用水。

  • 6.2 終結露天便溺,並提供衛生設施

    在西元2030年以前,讓每一個人都享有公平及妥善的衛生,終結露天大小便,特別注意弱勢族群中婦女的需求。

  • 6.3 改善水質、廢水處理和安全再利用

    在西元2030年以前,改善水質,減少污染,消除垃圾傾倒,減少有毒物化學物質與危險材料的釋出,將未經處理的廢水比例減少一半,將全球的回收與安全再使用率提高x%。

  • 6.4 提高用水效率、確保淡水供應

    在西元2030年以前,大幅增加各個產業的水使用效率,確保永續的淡水供應與回收,以解決水饑荒問題,並大幅減少因為水計畫而受苦的人數。

  • 6.5 實施水資源綜合管理

    在西元2030年以前,全面實施一體化的水資源管理,包括跨界合作。

  • 6.6 保護、恢復與水有關的生態系統

    在西元2020年以前,保護及恢復跟水有關的生態系統,包括山脈、森林、沼澤、河流、含水層,以及湖泊。

  • 6.a 擴大對開發中國家的水及衛生支持

    在西元2030年以前,針對開發中國家的水與衛生有關活動與計畫,擴大國際合作與能力培養支援,包括採水、去鹽、水效率、廢水處理、回收,以及再使用科技。

  • 6.b 支持地方參與水和衛生管理

    支援及強化地方社區的參與,以改善水與衛生的管理。

推動成果 Progress

水資源管理

導入 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

  • 水管理監控系統

    校區持續使用水管理監控系統(含蓄水池液位、馬達啟閉控制、中水流量)運作,用水負成長為目標

  • 省水標章水龍頭

    全面採用具省水標章水龍頭

  • 不鏽鋼管

    汰換宿舍大樓旁的給水管為不鏽鋼管,降低管線滲漏率

  • 夜間澆灌

    利用夜間進行植栽澆灌,雨天時,關閉噴灌系統

  • 二段式沖水

    女廁全面使用二段式沖水器,男廁逐年汰換為免水小便斗,目前設置超過100座

給水管線汰換

▲給水管線汰換

用水用電監控管理系統

▲建置校區用水用電監控管理系統

二段式沖水器

▲二段式沖水器

多元水資源再利用

  • 飲水機製程廢水

    飲水機製程廢水回收做為沖廁及綠屋頂澆灌使用

  • 冷氣冷凝水

    回收宿舍、資訊大樓冷氣冷凝水,用於澆灌使用

  • 雨水收集系統

    設置行政、理工、資訊、設計及教學等大樓屋頂雨水收集系統,用於澆灌使用

  • 中水回收設施

    建置中水回收設施,廢水廠放流水,經處理後,送至校區做為理工、管理等大樓沖廁及校區植栽噴灌使用

  • 廢水廠放流水

    回收廢水廠放流水作為邊坡植栽及操場草皮澆灌使用

雨水收集器

▲雨水收集器

冷凝水回收與用於景觀

▲冷凝水回收與用於景觀

回收水再利用

▲回收水再利用

用水管理與循環再利用機制

  • 本校建立用水清查制度,繪製用水平衡圖,全面分析自來水、地下水、再生水與雨水等來源,涵蓋植栽澆灌、景觀用水、沖廁、餐廳及宿舍等用途。廢水經專用下水道導入處理廠處理後回收再利用於沖廁與澆灌,實踐循環用水管理。

  • 本校為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率,建置查漏制度,目標為「零滲漏」。透過 iEN 管理系統進行線上監控,並由相關單位人員與勞作學生每日巡檢用水設施,若發現漏水即時通報與處理,確保設備運作無洩漏情形。

    朝陽科技大學節約用水工作計畫 朝陽科大用水平衡圖

廢汙水處理

朝陽科技大學創校即建置污水下水道系統,收集校區內餐廳、宿舍浴廁及各大樓廁所所產生之污水,以及化學實驗室的洗滌廢水。日常運作產生的廢(污)水均導入校區污水下水道系統,送至校內廢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後,再排放至烏溪流域。 廢水處理廠採用生物處理技術,並因應氣候變遷調適需求,增設MBR薄膜設備,將部分廢水進行高級處理與回收再利用,用於沖廁與澆灌,達到資源循環與節水目標。為為確保處理設施之穩定運作與合規管理,本校進行以下管理工作:

  1. 取得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污(廢)水排放許可證,於2025年3月11日獲得變更(證號:中市府環水字第10600-12號)。
  2. 設置甲級廢污水專責人員,每日操作管理、紀錄放流水量及用電量。
  3. 與廠商簽訂「廢水處理廠保養合約」,每兩個月進行一次保養維護。
  4. 定期檢驗廢水處理廠之進流水與放流水質,歷次檢驗結果皆符合放流水水質標準
  5. 每年 1 月及 7 月依規定上網申報廢水廠水質、水量及操作紀錄,並申報及繳納水污染防治費。
校區廢水處理流程圖

▲校區廢水處理流程圖

中水處理設施

▲中水處理設施

廢水處理廠

▲廢水處理廠

歷年用水量趨勢

  • 本校自2008年至2024年用水量從40.5公升/日降至20.57公升/日,用水量逐年下降。

    歷年人均用水量

    人均用水量

    減幅(人均)49%

    2008年

    40.5公升/日

    2024年

    20.57公升/日

  • 根據下方「本校人均與台灣各級學校比較圖」顯示,本校人均用水量較少。

    本校人均用水與臺灣各級學校比較圖

    ▲本校人均用水與臺灣各級學校比較圖

年度 民生總用水量
(m3/年)
教職員生數 用水密集度
(L/day/人)
節水率
2020 126,730 16,702 20.79 11.26
2021 132,668 16,321 22.27 -
2022 118,249 14,557 22.25 10.84
2023 111,048 14,469 21.04 6.09
2024 106,769 14,219 20.57 3.86

永續報告書

永續報告下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