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DG15 - 保育陸域生態


細項指標 Targets and Indicators
-
15.1 保護和恢復陸地和淡水生態系統
在西元2020年以前,依照在國際協定下的義務,保護、恢復及永續使用領地與內陸淡水生態系統與他們的服務,尤其是森林、沼澤、山脈與旱地。
-
15.2 結束砍伐森林和恢復退化森林
在西元2020年以前,進一步落實各式森林的永續管理,終止毀林,恢復遭到破壞的森林,並讓全球的造林增加x%。
-
15.3 結束荒漠化,恢復退化土地
在西元2020年以前,對抗沙漠化,恢復惡化的土地與土壤,包括受到沙漠化、乾旱及洪水影響的地區,致力實現沒有土地破壞的世界。
-
15.4 確保山區生態系統的保護
在西元2030年以前,落實山脈生態系統的保護,包括他們的生物多樣性,以改善他們提供有關永續發展的有益能力。
-
15.5 保護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棲息地
採取緊急且重要的行動減少自然棲息地的破壞,終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,在西元2020年以前,保護及預防瀕危物種的絕種。
-
15.6 促進獲得基因資源和公平分享獲益
確保基因資源使用所產生的好處得到公平公正的分享,促進基因資源使用的適當管道。
-
15.7 消除偷獵和販運受保護物種
採取緊急動作終止受保護動植物遭到盜採、盜獵與非法走私,並解決非法野生生物產品的供需。
-
15.8 防止陸地和水生態系統中的外來入侵物種
在西元2020年以前,採取措施以避免侵入型外來物種入侵陸地與水生態系統,且應大幅減少他們的影響,並控管或消除優種。
-
15.9 將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納入政府規劃
在西元2020年以前,將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價值納入國家與地方規劃、發展流程與脫貧策略中。
-
15.a 新增財政資源以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
動員並大幅增加來自各個地方的財物資源,以保護及永續使用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。
-
15.b 財政和激勵永續森林管理
大幅動員來自各個地方的各階層的資源,以用於永續森林管理,並提供適當的獎勵給開發中國家改善永續森林管理,包括保護及造林。
-
15.c 打擊全球偷獵和販運
改善全球資源,以對抗保護物種的盜採、盜獵與走私,作法包括提高地方社區的能力,以追求永續發展的謀生機會。
推動成果 Progress
校園綠美化維護生態多樣性-實施措施
定期進行校園生態監測,可觀察出本校監測範圍、調查路線及鳥類定點調查點位等,並透過實施措施使校園綠美化及維護生物多樣性。
一、校園生態調查
本校位處山坡,鄰近區域動植物生態豐富,為瞭解校區保育及野生動植物分布狀況,每季(1年4次)進行校區生態調查,並進行稀有動植物棲地保護。經調查監測,鄰近稀有植物包括毛柿、臺灣肖楠、紅雞油、曲蘭嶼羅漢松、大葉羅漢松、細本葡萄、銀葉樹等。
生態監測報告 校園植栽系統
類別 |
數量 |
物種 |
---|---|---|
哺乳類 |
9 |
東亞家蝠、高頭蝠、絨山蝠、東亞摺翅蝠、臭鼩、白鼻心、赤腹松鼠、鼬獾及大赤鼯鼠 |
鳥類 |
12 |
小雨燕、白尾八哥、家八哥、褐頭鷦鶯、灰頭鷦鶯、斑文鳥、麻雀、小彎嘴、山紅頭、黑冠麻鷺、大冠鷲及五色鳥 |
爬蟲類 |
4 |
麗紋石龍子、無疣蝎虎、疣尾蝎虎及斯文豪氏攀蜥 |
兩生類 |
5 |
莫氏樹蛙、黑眶蟾蜍、拉都希氏赤蛙、小雨蛙、澤蛙等 |
蝶類 |
19 |
藍灰蝶、波灰蝶、雅波灰蝶、禾弄蝶、白粉蝶、亮色黃蝶、纖粉蝶、遷粉蝶、緣點白粉蝶、黃鉤蛺蝶、豆環蛺蝶、網絲蛺蝶、藍紋鋸眼蝶、密紋波眼蝶、旖斑蝶、小紫斑蝶、大鳳蝶、玉帶鳳蝶、青鳳蝶 |
二、營造利於生物生長之環境
除教學活動區外,其餘校地均種植喬木校區綠覆率達94.43%。種植種類超過110種,其中臺灣原生種的植物(喬木)計種植67,880棵,占整體喬木的97%。
三、降低外來種植物
監控並剷除外來種植物(例如小花蔓澤蘭),確保校園植物生態。
四、掛置人工巢箱
校區掛置數10個人工巢箱,提供領角鴞及大赤鼯鼠巢穴使用。

生態監測範圍圖

朝陽科技大學校園生態

朝陽科技大學校園生態

朝陽科技大學掛置人工巢箱